视频:张玉海 严燕 李宇婷 雷诺
4月23日下午,梧州学院在明科楼一楼举行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揭牌仪式。梧州学院党委书记童晓晖、校长麻新纯,梧州市副市长苏颖,副校长覃雄彪,特邀嘉宾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姚育东,宁波大学信息与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邵枫出席活动。梧州学院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图:梁志慧
童晓晖书记、麻新纯校长、苏颖副市长、覃雄彪副校长、姚育东院士、邵枫教授共同为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揭牌。
图:梁志慧
麻新纯校长在揭牌仪式上致辞。他代表梧州学院向各位领导、专家、嘉宾和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梧州学院始终坚持扎根梧州、服务梧州、发展梧州的理念,始终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紧密围绕国家、自治区及梧州市的产业战略布局,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在广西“新春第一会”上提出的“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号召。揭牌成立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是使命所在、民心所盼、发展所需,需要大家通力协作,在大局中寻求发展,在竞争中追求卓越,在行动中实现发展。梧州学院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助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姚育东院士对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学院建设发展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人才培养与科研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梧州学院整体实力、教师水平、学生素养全方位提升;立足梧州本地产业特色,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跟人工智能发展形势,强化国内外研究交流与合作,让学院成为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人才成长的孵化器。
揭牌仪式结束后,参加揭牌仪式人员到明科楼四楼展示区参观。
近年来,梧州学院聚焦人工智能前沿领域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与学科建设力度,构建起“人工智能 +”学科生态体系,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绩。梧州学院拥有广西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智能显微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六堡茶种质创新与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机器视觉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广西六堡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并被批准为第六批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单位。依托这些优质平台,梧州学院组建跨学科团队,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成果丰硕:围绕西江经济带发展需求,成功实现西江水位智能预测、船货智能匹配系统开发及船舶行为检测技术应用。在工业制造领域,突破工业机器视觉技术瓶颈,实现中成药成分智能检测,聚焦于抗冲击力学领域,采用包括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等多种优化方法,完成了系列新型吸能结构及仿生弯扭耦合梁的创新及优化设计。在医疗健康领域,开展智能医学影像分析、医疗康复机器人研发等项目。通过这些项目,梧州学院不仅形成了多个特色鲜明的学科团队,还建立起以项目驱动、多学科协同的创新发展模式。
未来,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将在现有成果基础上,紧扣国家“人工智能 +”战略,立足梧州市“东融”定位,聚焦苍海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汇聚高端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人工智能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梧州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产业升级,打造辐射粤桂滇黔的智能化产业高地。
来源:梧州学院
责任编辑:徐明磊 冯蕾
作者:赵婉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