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退伍复学 展青春担当——梧州学院三名退伍复学大学生校园生活素描
文章类型:媒体梧院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9-08-03  点击次数:7663

退伍复学 展青春担当 

                                   ——梧州学院三名退伍复学大学生校园生活素描


实习生 杨鑫娟 罗程云(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编者按:他们是吃苦在前,勇挑重担的现役军人;是退伍不褪担当的大学生;是从小向往军营生活的群众……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本报编辑部推出专题,展现军人精神、讲述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致敬最可爱的人。

离开军绿色的军营,他们回到青青校园。不变的是,他们身上的橄榄绿气质和担当



李辉帅



    “成为一名军人,是我从小的愿望。”接受记者采访时,李辉帅、缪振鑫、欧人华三人不约而同地说他们选择去部队当兵的初衷。上大学后,他们纷纷响应国家的号召应征入伍,如今都已服役期满重返校园。

“即使脱下了军装,我还想为祖国和人民站岗”

“一二一、一二一,立定!”在梧州学院的田径场上,总能看见该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16法学2班的李辉帅,他正和学院国旗护卫队的成员进行队形、队列等训练。看着国旗护卫队整齐的队列,李辉帅时常会想起入伍的生涯。

时间回到2016年。当时正在上大二的李辉帅通过万秀区人民武装部报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陆军部队的一名军人。初到部队,高强度的训练、严格的作息、绝对的服从和封闭的管理,让李辉帅难以适应,还产生了强烈的思家之情。每当产生消极情绪和思家之情的时候,李辉帅就会一个人跑去进行体能训练,或者通过看书、写信来分散注意力。随着和战友们训练的次数增加,斗志昂扬的氛围让他逐渐找到了归属感。

在李辉帅看来,部队生活有苦更有甜。

训练新训科目时,李辉帅很多科目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唯独手榴弹投掷,他只能投30米,仅仅及格,而班长希望他在考核时拿“优秀”。看着战友们投40米甚至50米的距离,李辉帅有些气馁了。“你专攻手榴弹投掷,相信自己!”班长的这句话,让李辉帅重拾斗志。他每天用胶水管抽打树,练习腕力,手臂一度痛到没知觉了。新训考核时,李辉帅的手榴弹投掷,投了48米。

“兄弟,起来接岗了!”过去两年里,几乎每天凌晨两点,正在酣睡的李辉帅都被这句话叫醒,重返校园后再也没有人半夜对他喊这句话了,李辉帅竟有些不适应。“这句话就像是和平的忠告。”李辉帅笑着说道。

2018年9月,李辉帅退伍复学,正值学校计划组建梧州学院国旗护卫队。李辉帅得到消息后主动联系老师参与到国旗护卫队的组建。“我想用在部队学到的知识为学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李辉帅说道。

如今大三的李辉帅,正计划考人民警察岗位,“即使脱下了军装,我还想为祖国和人民继续站岗。”李辉帅坚定地说道。


缪振鑫


2016年9月,与李辉帅一同入伍的还有缪振鑫,两人在不同的部队服役,退伍后又在梧州学院重聚。

在家人的影响和鼓励下,缪振鑫在大一结束的暑假,向万秀区人民武装部提交了应征申请,经过一系列的体检和政审后,如愿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陆军部队服役。

在部队,缪振鑫和战友每天早上6点起床,开始一整天的体能训练和理论学习。从早上到下午,和战友一起并肩作战、集体协作。渐渐地,他也从训练中感悟到乐趣。他说:“部队里的训练让我不断地挑战自己,刷新自己的记录,我享受这种感觉。”

去年9月,结束了军旅生涯后,缪振鑫重返校园。他不仅和李辉帅等战友参与了梧州学院国旗护卫队的组建,他还加入了商学院的团委学生会并担任副主席。回归校园生活的他,依旧保持着每天早起整理内务、坚持锻炼的习惯。

今年5月17日,缪振鑫与战友李辉帅在桂江二桥东桥头附近水域参加万秀区组织的防汛抗洪应急演练。在休息时,他们发现在距离岸边10多米的小渔船上,有一名女子与一名男子在吵架。突然,情绪激动的女子跳入江中。缪振鑫、李辉帅见状立即展开营救并与一同演练的战友将女子成功救起。“身为一名退伍大学生士兵和一名预备党员,保护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缪振鑫在营救后的个人感想中写到。

当前,缪振鑫正在利用暑假的时间参加广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习。他每天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并分赴广西百色、桂林、崇左,江西井冈山及陕西延安等地区进行体验式的实践学习。他说:“我认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能够提升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希望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从军生涯和实际情况,更好地把党的科学理论传播给同学们。”

在部队时养成的习惯,是我考研成功的‘秘诀’”


欧人华


2016年9月,当李辉帅、缪振鑫踏上从军旅途时,他们的校友、2015级新闻学专业的欧人华刚好退伍回到校园。

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欧人华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海军舰队。身姿娇小的欧人华在训练时从不展现她的弱小。新兵连训练,她和男士兵们一起训练一起战斗,没有丝毫的区别对待。队列训练、战术训练等高强度、长时间的体能训练对她来说无疑是家常便饭。面对严格的训练,欧人华从不叫苦也不喊累,反而激起了她认真的劲儿。认真站好每一个军姿、做好每一项内务整理……事无巨细的认真对待,换来了组织的认可,欧人华获得2014年新兵训练基地“嘉奖”的荣誉。

3个月的新兵连训练后,欧人华被分配到连队成为一名通讯兵。通讯兵对字母代码的要求极为严格。“一字一码,千军万马”是他们的口号,这就要求欧人华在执行工作和任务中都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正是这样的从军经历,让她变得更细致、更能察觉身边的细微变化。

2016年,欧人华退伍复学后,几乎每次上课都会坐在前排的位置上,认真听课。课余时间,她还加入了二级学院里的团委学生会,在校园实践里继续锻炼和提高自己。

大三结束后,欧人华决定考研。大四开学后,她每天早上8点到达图书馆看书,午饭过后没多久她又回到图书馆,直至晚上11点方回寝室休息。通往图书馆的那一条路,她一个人去,一个人回。她在一次次的做题练习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在枯燥、乏味的备考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心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6月,她如愿收到南昌大学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回想起考研路,她说:“在学校的学习习惯与我在部队时养成的习惯息息相关,规划好时间,调整好心态,提升执行力,珍惜时间是我考研成功的‘秘诀’。”

今年9月,欧人华将乘着前往南昌的列车,在南昌大学开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为实现更大的人生理想而努力。

http://www.wuzhoudaily.com.cn/html/2019-07/31/content_227533.htm
版权所有©梧州学院 
桂ICP备05000941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0601-20   桂公网安备 45040302000045号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地址:广西梧州市富民三路82号 明科楼17楼 联系电话:(0774)5827598
 招生就业办公室电话:(0774)5841064、5833920、583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