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发布][我的好老师]IT女转型文学博士,还成为学生心中的“女神”,这个老师不一般
文章类型:媒体梧院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8-07-03  点击次数:14661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她,甘愿坚守在三尺讲台上,成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
  她,甘愿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呵护着每一朵花儿的绽放。
  她,就是梧州市首届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闻界代表——何华湘。

            何华湘的生活照。

  何华湘,2001年毕业于湘潭大学物理系材料物理专业、2007年取得温州大学民俗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博士学位,2010年7月进入梧州学院执教,现为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讲《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原理》等课程。同时,她也是梧州学院民俗与传媒方向的学术带头人、西江研究院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博士后、“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第一期培养对象。

   她与民俗学冥冥中注定有缘,造就日后的成功转型 

  何华湘原就职于IT行业,机缘巧合接触到民俗学的书籍,觉得内容很有趣,成为了工作之余阅读书籍之一。后来何华湘想进一步发展自我,便开始了考研,一开始是打算考老本行的研究生,但考了一次没成功,第二次考研的时候,她寻思换个方向,发现有民俗学这个专业,就报考了,没想到竟然成功了。

  “人生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拐个弯。”何华湘这样形容自己转型的过程,从本科的理工类专业到硕士的民俗学,再到博士的文学与传媒,继而走上教师的道路。何华湘说,这些都是意想不到的,她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接触到民俗学这一门有趣的学科,鲜活、接地气,让她在工作中充满动力。

  无悔付出,终换来欣然成果 

           何华湘在教学。 

  俯首甘为孺子牛,在教学工作上,何华湘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如同一盏烛光,点燃自己,照亮他人。近五年来,她平均每年完成课堂教学295学时,指导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与实习一百多人,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项。她作为主讲教师系统讲授12门课程,其中半数以上都是新闻传播学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原理、新媒体概论、舆论学、社会学等,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她还开创了全国首门新闻传播学专业素质训练课,并采取多名教师协同教学的方式授课,目前该训练课已开课4年,其自编教材也已交付广西师大出版社准备出版。

  何华湘的付出,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她先后获得了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包括梧州学院优秀教师、梧州学院优秀科研工作者优秀奖、梧州学院“四有”好老师、梧州学院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梧州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二等奖等。

  在科研领域上,何华湘同样是硕果累累。她曾发表学术论文13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市厅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科研课题6项。

       何华湘在钻研民俗文化的书籍。 

  闲暇时间,何华湘更喜欢埋头在一堆和民俗文化有关的书籍里钻研,在她的办公桌上,放眼望去,尽是各类与民俗文化有关的书籍。她还围绕“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数字化”这几个关键词进行了多年的调研,在广西、湖南、江浙、上海等地进行田野考察,同时也借鉴人类学虚拟民族志的方法在网络上进行数字田野调研,对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做出了系列研究,形成了目前明确而稳定的“非遗数字化传播效果”研究方向,也成为了梧州学院民俗与传媒方向的学术带头人。

  “文化底蕴是一所大学的底蕴,而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就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如果我们不够重视对其继承与发展,我们的文化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何华湘如是说。

“梧州学院返屋企民俗学社”举办主题活动,活动后,何华湘(右一)与学生合影。 

  作为梧州学院民俗与传媒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何华湘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于2017年牵头创立了“梧州学院返屋企民俗学社”社团,引领师生追寻传统优秀民俗文化。何华湘说,现在的大学生对圣诞节、情人节等一些西方节日较为重视,而对于端午节、重阳节等这些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不够重视,成立民俗学社的初衷之一就是要让大家了解、认识我们的传统民俗文化,不至于忘根、忘本,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以及培养优秀民俗文化传播人才。

  如今,“梧州学院返屋企民俗学社”社团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有成员30多名,并成功举办多次特色主题活动,使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传承,社团也成为了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特色品牌社团。

  她是学生眼中的“女神”,更是良师益友 

  何华湘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在学生们的眼中,她更是大家的良师益友。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学2014级学生裴超怡说,何老师是一位温文尔雅、美丽大方的知识女性,也是大家的良师益友,她不仅教会大家专业知识,更教会大家人生道理,所以相对于“何老师”这个称呼,大家更多时候愿意亲切地称她为“女神”。

  “私底下,女神很友善,和大家的关系很融洽,但在教学上,女神也很严格,例如每次考试前,一些老师都会给学生划重点,但女神却会跟大家说‘我在课堂上说过的都是重点’。”裴超怡说,大家都知道,女神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真真正正地学到知识,能够学以致用。

 

梧州发布编辑部
编辑:钟笑莹
来源:梧州日报
图文:张超浩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MyODU0Mw==&mid=2650253439&idx=4&sn=3049d5784363bd34e5fc7adb7a2de5fd&chksm=88a1848fbfd60d9996fb6c4dd1d14ca95912144dc339c43ca6999b56c9ff18e1ee1f0f418a12&mpshare=1&scene=23&srcid=07020UPi3noTem9k9TMpgLNN#rd

 

 

版权所有©梧州学院 
桂ICP备05000941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0601-20   桂公网安备 45040302000045号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地址:广西梧州市富民三路82号 明科楼17楼 联系电话:(0774)5827598
 招生就业办公室电话:(0774)5841064、5833920、583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