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7月9日讯(郑文锋 周仕兴)由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历史系、梧州学院共同主办的“国家与市场:明清以降西江流域的社会构建”学术研讨会8日在梧州学院举行。
本次会议旨在讨论西江流域的历史发展脉络,从宏观上把握华南域市场体系构建的过程,进而自下而上地审视与反思华南地域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会期从7月8日至11日,为期四天。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名国内外高校专家学者围绕主题作专题报告。100多名来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
梧州学院院长杨奔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梧州是西江流域与粤桂边界的重镇之地,梧州学院的西江研究院以及粤港澳产业转移中心分别承担了西江流域的文化和经济领域方面的研究。此次研讨会将为从事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交流学术意见、研究成果及科研经验。希望通过这次的研讨会让更多的人认识梧州、认识西江、认识中国。
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温春来教授在致辞中认为:汉代以来,梧州一直都是沟通两广地区的重要的贸易地;近代以后,贵州、广东和广西更是通过梧州来连接世界市场。他表示,梧州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宝地,本次研讨会主题将对发掘梧州和西江流域历史文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主任麦思杰教授在致辞中认为:梧州一直以来都是华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在以前梧州与广东的文化交流都是十分密切的,但现在的联系总体上被行政边界区分开了。如今谈起梧州,是将其放在广西社会的框架下讨论,而不是放在一个以老百姓为中心的网络里面。他提出对梧州的研究,需要把其放在一个更大的区域往来里面,要把很多老百姓习以为常的地方性知识融入研究中,希望此次研讨会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之后能推动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研究。
研讨会期间,共举办五场专题学术报告: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国信主讲《市场形成的逻辑:从清代食盐走私的经验事实出发》;耶鲁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萧凤霞主讲《踏迹寻中:四十年华南田野之旅》;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何文平主讲《清末民初的西江匪患与地方社会》;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世瑜、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郑振满、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志伟共同主讲《田野调查方法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的应用实践》;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先生主讲《被管制的艺术:中华帝国晚期的日常政治》。
此外,与会人员还进行本科生实践教学专题交流会;走访考察广西梧州,广东封开、郁南等地的历史文化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