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设计让生活变得更好
文章类型:媒体梧院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7-06-15  点击次数:10017
虽然是第一次参赛,但赖玲玲丝毫没有马虎,她克服各种困难最终设计出一款优美实用的吊灯,并获得了国家级设计大赛的银奖
设计让生活变得更好 

赖玲玲
赖玲玲设计的获奖作品《SHELL灯》。
(图片均由赖玲玲提供)

近日,全国大中学生第六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公布了获奖名单,共有1683件参赛作品获奖,其中金奖7件、银奖18件、铜奖36件(含最佳应用奖)、优秀奖196件、入围奖1426件。梧州学院宝石与艺术设计学院2015级产品设计1班的赖玲玲,在老师指导下所设计的吊灯《SHELL灯》以优美的外形、实用的设计,获得了大学组银奖。

“通过这次比赛,解决了我对产品设计这一专业存在的困惑,让我懂得产品设计就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赖玲玲说。

海螺激发设计灵感

赖玲玲今年读大二,刚学完产品设计基础理论课程,参与这次全国大中学生第六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是她第一次接触产品设计。

“这一次获奖充满了意外,如果不是老师的要求,我想我是没有信心和勇气去参加比赛的,更不会获奖。”赖玲玲说。大二下学期开学第一周,产品设计思维课程的任课老师,给产品设计1班的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每位同学都要按照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规定,设计一个产品用来参加比赛。

对于第一次参赛的作品,赖玲玲非常认真。为了寻找切合“海洋文化”主题的灵感,她不断地在网上浏览海洋生物的图片,希望能找到一种既能突破传统吊灯形态,又具有流动感的生物原型来设计自己的作品。

“看到海螺这一图片时,我心里想着就是它了。”赖玲玲告诉记者,海螺优美的体态正好符合她的设计想法。最终,赖玲玲在广袤的海洋文化中选择了形态优美的海螺。在设计过程中,她在海螺外壳的旋转弧度中提取出比例使用到灯具上,并结合海水的透明质感,使用了透明玻璃材质,使整个灯具显得轻盈又美观。

克服困难完成产品设计

赖玲玲告诉记者,《SHELL灯》的设计过程一波三折。在她的设想中,吊灯要尽可能地还原海螺的形态和质感,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

“不管是一开始选择的木材还是后来选择的磨砂塑料,渲染出来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略显笨重,失去了海螺的优美感。经过多番尝试后,我决定选择透明玻璃。”赖玲玲说。然而选定材料后,其他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渲染的材质是透明玻璃,在制图软件里抠图时难与背景融为一体,且吊灯的中间有缝隙,更是加大了抠图的难度。仅是这个环节,赖玲玲就花了整整一天,比建模的时间还长。

“我获奖的消息还是我同学告诉我的,我当时还十分惊讶。”赖玲玲说,作品完成后,她只是觉得自己完成了一次作业,并从此次设计作业中学到各种知识,并未将能否获奖放在心里。

“这次的参赛经历让我明白,产品设计就是为了让产品使用起来更加舒服,我希望自己能够设计出既美观大方又经济实用的产品,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赖玲玲表示。

链接网址:http://www.wzljl.cn/szb/xjdsb/html/2017-06/15/content_83337.htm
版权所有©梧州学院 
桂ICP备05000941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0601-20   桂公网安备 45040302000045号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地址:广西梧州市富民三路82号 明科楼17楼 联系电话:(0774)5827598
 招生就业办公室电话:(0774)5841064、5833920、5831555